用户登陆

如果您忘记密码请点击这里

0

西安膏药贴明仁堂资深医学教授对‘中国传统膏药发展前景’几大看点

  • 发稿日期:2017/2/15 17:40:00
  • 浏览次数:1367
特别提示:当前文章为收费文章,您每一次查看或刷新都将扣除相应积分,所以强烈建议您将本篇文章另存以备不时之需。

黑膏药 是祖国医学外治法中膏贴疗法的主要剂型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黑膏药 借鉴于橡皮膏基质发展成中药橡皮膏,并被逐步代替,在治疗疾病方面尤其对风湿关节炎、肌肉痛、扭伤等疗效显著;在使用上有方便、不污染衣服的优点,深受人们的欢迎。但由于我们情报闭塞,技术开发力量薄弱等原因,中药橡皮膏的发展较慢,在产品结构和质量上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有些研究工作至今还是空白,特别是高分子工业的飞跃发展和渗透促进剂的应用。正如黑膏药基质的改变获得了新的发展一样,中药橡皮膏基质的改变,引进新技术,必将使祖国传统医学的宝库发挥更大的优势。

1.黑膏药 借鉴于橡皮膏基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内病外治法是中医的主要法则之一。中医外治(即“经皮给药”)法源远流长,在公元前二世纪,我国医学典籍《内经·素问》中就有记载。祖国医学自古以来很重视内病外治的应用,并不断总结提高,深化,发展,飞跃。历年来,内病外治屡建奇效。吴尚先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由此可见,外治亦需辨明部位,病机标本缓急辩证施治。但就其药物的吸收途径而言,汤液由口入,重在取其味;外治通过其表,重在其气。阐明了外治法的理论。 

敷药疗法 属外治之一,但多数是自制自用的“原始状态”。膏贴疗法(或称贴敷疗法)是敷药疗法的中的定型代表。黑膏药 的基质系植物油和黄丹经高温炼制而成的铅硬膏,一般呈黑色或黑褐色。黑膏药 在我国已有1600年的发展历史,在人类内病外治方面有着突出的疗效。虽然国内学者报道了许多对其工艺改进的研究但终因其生产时,对操作工人身体有害,环境污染大以及中药在高温油炸浓缩时,有效成分遭破坏;使用时,易污染衣服和可能造成铅中毒危险等缺陷,现已被中药橡皮膏所代替。

2.中药橡皮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国外橡皮膏的生产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橡皮膏 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也不断提高和改变。特别是60年代,国外高分子工业迅速发展,为了减少皮肤的过敏性,逐步采用合成树脂代替天然橡胶,松香衍生物代替天然松香;为了克服橡皮膏的不透湿性,国外在产品结构上作了许多改进,研制了各种透湿性橡皮膏和新型医用无痛橡皮膏。 

中药橡皮膏 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国内中药橡皮膏的生产工主要有溶剂展涂法和热压展涂法两种.溶剂展涂法是由氧化锌硬膏的工艺演变而来。制浆工艺比较成熟,国内药厂普遍采用此法。本法要使用大量汽油,填充剂氧化锌35%~40%。热压展涂法在制作工艺上类似于胶布等橡胶制品,国内药厂较少采用,本法不用汽油,填充剂是锌钡白(俗称立德粉)45%~50%。 

中药橡皮膏 基质主要是天然橡胶。软化剂:凡士林、羊毛脂、液体石蜡、蓖麻油、椰子抽、挥发油等。增粘剂主要是天然松香。

中药橡皮膏 的中药已从药粉加入改为浸膏加入,这样可增加橡皮膏的载药量(以原生药计算),而且利于药物对皮肤的渗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疗效。

由于目前中药橡皮膏 仍采用天然橡胶和天然松香因而难以克服对皮肤的过敏性。在制浆过滤时往往因氧化锌粒子的储存不当吸附了水或溶剂汽油桶中有水带进罐内造成过滤困难,而且机器设备的清洁也困难。 

中药橡皮膏 的含膏量少,且难于控制到最佳水平是一大缺点,因为一般100cm2含膏量仅为2g左右,这样就使膏的含药量限制在一个较少的量。中药橡皮膏 的含水量直接影响橡皮膏的粘度,这样也就限制了膏浆中过多的加入中药浸膏,因为浸膏多,含水也多。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我国溶剂法工艺基本上类同于国外30年代医用橡皮膏的制剂工艺,由于信息不灵,技术开发力量薄弱,虽然也作了许多改进,但总的来讲,仍没有大的突破。

站内搜索

最新推荐

快速咨询通道

快速咨询通道